“四保半”的故事
來源: 發(fā)布時間:2021-11-19 20:28:29
濰坊高新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 張瑞霞
五保戶大家都很清楚,大多是無兒無女享受國家低保待遇的孤寡老人家庭,而我家十四年前是安丘市新安街道遠近聞名的“四保半”。故事要從2007年3月20日講起,那天坐在摩托車后的我有些興奮又有些緊張,丈夫輕輕的說:“你要做好心理準(zhǔn)備”。“可不是嗎,丑媳婦見公婆能不緊張嗎?”我小聲嘀咕,沒想到這一次見面改變了我的一生。
永遠忘不了第一次走進這個家的情景,沒有院墻的小屋,破舊的屋門,屋內(nèi)空空蕩蕩,四周漆黑的墻壁。里屋充斥著熏天的臭氣,一張大炕上,到處是臟亂的碎布片,一個全身赤裸的老人在炕上胡亂摸索著,他就是已經(jīng)癱瘓在床、又瞎又聾83歲的公爹。在小屋的另一角,一個幾乎佝僂到地的老人在摸索著掃地,滿臉滄桑,雙目失明,是我72歲的婆婆。從屋里出來,我一屁股蹲到了地上,丈夫也緊張的蹲到了我身旁說:“這就是我的家,老父親當(dāng)年因家里貧困左眼失明,四十左右才和雙目失明的老母親搭伙過日子,我們家是方圓幾十里有名的貧困戶,外號“四保半”,你已經(jīng)是別人給我介紹的第五個對象了,前四個都嚇跑了,你考慮清楚,我不勉強”,我這才明白丈夫那句“心理準(zhǔn)備”的含義。
回到濰坊,我?guī)滓篃o眠,滿腦子都是那兩個可憐的老人,一位雙目失明的老人照顧癱瘓在床精神失常的老伴,怎么生活?經(jīng)過艱難的抉擇,我走進了這個貧困的家庭,那年我28歲。從那時起,開始了人生最艱難的修行。我首先對污垢不堪的家進行了衛(wèi)生大掃除,從墻面厚厚的糞垢到炕上的破爛被褥,來了個大清掃,大清洗。為了方便照顧二老,我和他們睡在一個大炕上。給公爹清理大小便,翻身喂食。記得有一天意識模糊的公爹突然哆嗦著嘴唇清晰的說了幾句話:“別走了啊,咱家有吃的,我還想抱個大孫子”到公爹去世前我聽到的唯一完整的幾句話,當(dāng)時我的眼淚嘩的流了出來,他老人家多想讓兒子成個家,能后繼有人。那時每天晚飯后我用大框裝滿公爹換洗的尿布推著獨輪小車搖搖晃晃到村頭的河邊清洗。一路上村里的議論聲不斷,“哎哎快看,聽說這是“四保半”家里的媳婦兒,這閨女一定沒爹沒媽被騙來的吧”,“不一定吧,有可能是孤兒院的”另一個聲音又響起,我的身世有了不同的版本。
后來,婦聯(lián)組織和社會好心人送來了桌椅板凳,還有漂亮的婚紗、喜糖,我們舉行了簡單卻很有意義的婚禮。當(dāng)時來參加婚禮的母親流著眼淚心疼的說:“閨女啊,人家是打著燈籠找好婆家,你這找了個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的窮苦人家啊”。新婚之夜我規(guī)劃著婚后的奮斗目標(biāo),我們夫妻一條心開始了追逐幸福生活的賽跑。丈夫8小時之外又找了兩份零活兒,下班后安裝空調(diào),周末兼職機械維修,甚至走過路上的廢品也不放過。我也發(fā)揮特長,為村里的孩子們輔導(dǎo)作業(yè)、補習(xí)英語、講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過我和丈夫不懈努力,外債還上了,新房住上了,生活如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我們把“四保半”的帽子甩的遠遠的,來了個永遠的告別。
今天的幸福生活,離不開黨和政府的關(guān)心幫助。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2014年發(fā)起組建瑞霞巾幗志愿服務(wù)隊,每到周末我們一家三口便開始了“特別”的旅行,有時帶上各種學(xué)習(xí)用品,有時是生活物資,有時是愛心捐款,風(fēng)雨無阻送到留守兒童、困難家庭、孤寡老人的手里,記不清多少次長途跋涉走進青州、臨朐山區(qū)里的困難家庭把棉衣披在瑟瑟發(fā)抖的孩子們身上,為困難戶細(xì)心講解黨的脫貧幫扶政策。記得有一次去臨朐高莊村的困難家庭,兩個沒有母親的孩子穿著滿是破洞的鞋子,手里的饅頭硬邦邦的,我摟著兩個孩子說,“孩子們,只要有大姨在一定有鞋穿,有熱饅頭吃”,兩個孩子哇的就哭了,我也淚流滿面。多年的無私付出感召兩百余人的志愿者積極加入隊伍,和我一起傳遞、傳播著愛和溫暖。
這就是我家“四保半”的故事,有困苦也有辛酸,但我感覺更多的是奮斗的精彩、拼搏的碩果,生命價值的重塑。
責(zé)任編輯: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