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成人在线,婷婷丁香九月,久久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本道久久,热热涩热热狠狠色香蕉综合,亚洲色图第三页,天天曰夜夜操

?
A+ A-

原來白蘿卜真的可以“裝”魚翅啊

來源:北京青年報   發(fā)布時間:2023-01-04 10:35:03

  常言道“冬吃蘿卜夏吃姜”。蘿卜味甘性寒,在秋冬時節(jié)吃蘿卜符合“秋冬養(yǎng)陰”的因時制宜養(yǎng)生原則。

  中國人吃蘿卜的歷史很長。古人吃得最多的是白蘿卜,其古名又叫萊菔、羅服。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解釋過:“萊菔乃根名,上古謂之蘆萉,中古轉為萊菔,后世訛為蘿卜。”

  在古代,蘿卜也是常見而且很便宜的蔬菜。明代的《古今笑史》里收錄了個段子,說的是宋代的大臣趙挺之曾經跟身邊人炫耀:“在鄉(xiāng)里,人們最看重潤筆了,每次幫人潤色文章,人家都要裝一大車的禮品相贈。”黃庭堅聽了之后大笑:“想俱是蘿卜瓜齏耳!”想來都是些蘿卜蔬菜吧。趙挺之覺得黃庭堅這人很不給他面子,于是懷恨在心,后來也就不斷排擠黃庭堅了。這個段子有夸張的成分,但說明蘿卜在古代的確也是非常廉價的一種蔬菜。

  除了傳統(tǒng)的白蘿卜,還有胡蘿卜。《本草綱目》中也提到過:“元時始自胡地來,氣味微似蘿卜,故名。冬月掘根,生熟皆可啖,兼果蔬之用。”胡蘿卜雖好,但人們吃得相對比較多的,還是本土原產的白蘿卜。

  由于蘿卜便宜常見,吃蘿卜也就成了古人安貧樂道的一種體現。比如蘇軾留下過一個“皛飯”的故事,宋代曾慥的《高齋漫錄》記錄過。話說有一天,蘇軾的朋友錢勰請他吃“皛(xiǎo)飯”。蘇軾來到錢勰家,發(fā)現桌子上就放了一碗白飯,一碟白蘿卜,一盞白湯。蘇軾很奇怪:請客吃飯怎么這么寒磣。錢勰說,不是說了吃“皛飯”嗎,也就是“三白飯”啊。清代的鄭板橋還在自己的廚房里貼了一副對子:青菜蘿卜糙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

  蘿卜雖然便宜親民,但是直接生吃味道可不好,明末清初的文學家李漁便深有體會。他在《閑情偶寄》里對蘿卜頗有些嫌棄之意。他說“生蘿卜切絲作小菜,伴以醋及他物,用之下粥最宜”,但令他煩惱的是,生蘿卜吃多了會脹氣打嗝,容易引起旁人的反感,所以就不太愿意吃蘿卜了。但他又發(fā)現,蘿卜和蔥蒜比起來又好一些,因為蘿卜只是生吃味道沖,但煮熟了之后就不沖了,所以還是饒過蘿卜,將就著吃吧。

  至于如何吃蘿卜,古人一定很喜歡吃腌蘿卜。比如《東京夢華錄》里記載的北宋都城開封府州橋夜市就有姜辣蘿卜。《西游記》里,孫悟空在五莊觀推到了人參果樹,觀里的小童為了鎖住師徒幾人,給他們準備齋飯,端上的也是醬瓜、醬茄、糟蘿卜、醋豆角等下飯菜。

  許多古代吃貨寶典中也記錄過腌制蘿卜的方式,比如明代高濂撰的《遵生八箋》里,有用鹽腌制糟蘿卜的方子。此外,里面還有一道蘿卜粥:即將大蘿卜用鹽腌制后煮熟切碎,再加入粥中滾一滾。

  清代的《醒園錄》里也有“腌蘿卜干”的方法:嫩蘿卜整個洗凈后曬五六分干,每斤蘿卜配鹽一兩,拌揉至水出卜軟,裝入壇內蓋密。隨后的第二天和第三天,都得將蘿卜取出來半曬半風去水氣。之后分裝在小口罐中,用稻草緊緊塞住罐口,不能漏風。放在陰涼地面腌制一個月,吃起來香脆美味。

  《醒園錄》里還有一道“蘿卜糕”:將蘿卜絲用豬板油、胡椒面、蔥花、鹽下鍋略炒至半熟,撈起候冷,拌入米粉內,加水調極勻,入籠內蒸熟。當然了,還有另一種做法,就是不對蘿卜絲進行初加工,而是直接和豬油、椒料拌入米粉中蒸熟便可,這種方式更為簡單些。

  但要論吃蘿卜最講究的人,清代的袁枚一定是一位。首先,袁枚老師也喜歡吃醬蘿卜:“蘿卜取肥大者,醬一二日即吃,甜脆可愛。”醬蘿卜一兩天就可以吃,味道甜脆可口。

  但醬蘿卜對于袁枚老師來說充其量只是開胃小菜。他吃蘿卜,講究的做法很多,比如,將蘿卜作為煮魚翅的佐料:用雞湯串細蘿卜絲煮魚翅,令食客不能分辨出碗中的是蘿卜絲還是魚翅,這種吃法很有意思。當時有一位吳道士特別會煮魚翅,給袁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吳道士便是用蘿卜絲煮魚翅,而且蘿卜絲必須出水二次,把蘿卜的沖味祛除。

  此外,就算是普通的煮蘿卜,袁枚老師也得用熟豬油炒蘿卜,再加上蝦米進行煨煮,最后“以極熟為度。臨起加蔥花,色如琥珀”。袁枚還記載過一道“蘿卜湯圓”:蘿卜刨絲滾熟,微干后加蔥醬拌之,放入粉團中作餡,再用麻油燙熟。用湯滾熟亦可。他還提到過,用類似的方法還可以制作蘿卜餅。

  人們都說,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采用最簡單的烹飪方式。但看完了袁枚老師吃蘿卜,還是不得不感慨一句:一流的吃貨,總能把最簡單的食材做出高端的味道。

責任編輯: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