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一刻鏤光陰——記濰坊昌樂非遺木雕傳承人劉金柱
來源:濰坊新聞網 發(fā)布時間:2023-11-23 14:17:54
濰坊日報社濰坊融媒訊 “鐺鐺鐺,鐺鐺鐺……”清晨6時,濰坊市昌樂縣紅河鎮(zhèn)農貿城里,一個名叫“木香堂木雕非遺工坊”的作坊內,準時響起雕刻木頭的聲音,濰坊市工藝美術大師、昌樂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昌樂木雕代表性傳承人劉金柱開始了他一天的雕刻工作。構思、畫圖、打胚、精修、打磨、拋光、上蠟,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精益求精,而他這一干,已經二十年了。
劉金柱正在雕刻。
“從我祖輩就開始做這個,我從小跟著我父親、叔叔耳濡目染,一步步也喜歡上了這門手藝,每當看見一個普通的木板被自己一刀一刀地雕刻成為一個作品,被大家捧在手里觀賞把玩的時候,我就感覺到非常自豪。”
最開始的幾年,劉金柱手上經常會破皮、起水泡,放棄的念頭也曾在他的腦中閃過。“受傷是很經常的事兒,比如在之前做一個茶盤的時候左手被機器打到了,五根手指中傷了四根。”劉金柱說道,“但既然喜歡這一行,就要堅持下來。”
在之后的歲月里,劉金柱深深扎根于木雕創(chuàng)作中,克服困難,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通過培訓學習、刻苦鉆研和遍訪民間木雕手工藝人,加之多年的創(chuàng)作經歷和自己特制的工具,在木雕的創(chuàng)作中和后期的處理上都有了更大的進步。
雕刻作品:《妙筆生花》
“選木頭很關鍵,首先要看它的外形像什么、走勢如何,材質上要選那種木質堅韌、紋理細密、色澤鮮亮的,這是用來做雕刻的好材料。”劉金柱說道,“打胚也很講究技巧,打粗胚是做作品的基礎,既要用最簡單的幾何圖形對其進行構圖,又要做到有層次、有動勢,比例協(xié)調,到了打磨階段,就比較考驗人的功夫和耐性了,要根據作品的需要,選用粗細不同的砂紙順著木的纖維方向進行細細打磨,直至作品通體光滑無毛刺。”
雕刻作品:《家》
同時,他結合當代社會審美觀念對木雕加以創(chuàng)新,對一件木雕作品采用多種雕刻技法進行創(chuàng)作,使其更完美的展現了木雕的風采,使木雕作品更有層次感、立體感。
多年的堅持與付出得到了回報,其作品連續(xù)四年斬獲中國(山東)工藝美術博覽會設計創(chuàng)新大賽金獎,先后榮獲省市縣三級獎項40余個,而他本人也被評為濰坊市工藝美術大師、昌樂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昌樂木雕代表性傳承人。面對滿墻的榮譽,劉金柱總是靦腆地說道:“通過比賽,我才發(fā)現祖國各地還有那么多喜歡木雕創(chuàng)作的同仁,通過比拼,我才發(fā)現每個人都有自己創(chuàng)作的閃光點,我要多向他們學習,多和他們進行探討,爭取做出更好的作品。”
雕刻作品:《中國夢》
不僅如此,在此基礎上,劉金柱創(chuàng)作出了一批木雕衍生品,如木雕果盤、木雕煙灰缸、木雕鑰匙扣、木雕臺燈等,使木雕藝術在具有觀賞性之余還兼具了實用性,深受大家喜愛。此外,他還創(chuàng)作了大量反映時代精神、弘揚主旋律的作品,展現了木雕藝人對中華民族奮進新時代、共筑中國夢的熱情謳歌。
雕刻作品:《航天夢》
“當初做這個作品《航天夢》的時候,是為了慶祝我國航天員成功進行太空漫步,想鼓勵青少年努力學習,將來有能力去實現自己的‘航天夢’,而這件《妙筆生花》筆筒是做給我孩子的,想讓他好好學習,將來成為一個對家庭、對國家有用的人……”每當為他人介紹起自己的作品,劉金柱總是如數家珍。
談到未來,劉金柱說:“我會一直守在這里,將這門手藝傳承下去,同時,也希望有更多喜歡木雕的朋友前來切磋技藝、相互學習,一起把老祖宗的手藝發(fā)揚光大。”
來源:昌樂縣融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龐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