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濰坊新聞網(wǎng) > 文學讀書
來源:濰坊新聞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24-05-31 10:49:59
心懷赤子之心 奔赴繁花滿眼
◎薛靜
《繁花》寫得厚,讀者讀得“贊”。翻到最后一頁,看書過程中產(chǎn)生的百般心思,忽然都不見了,空蕩蕩的心中,反復回響著一個字:“贊”。
“贊”,是貫穿于全書的一種上海腔調,每個人都在這軟乎溫柔的聲調中,跟著時代的浪潮一點點挪行。《繁花》采用了雙時間軸的敘事方式,一條時間軸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另一條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交替敘述,最后同歸于90年代中后期。隨著時間推移,一個個人物輪番登場,阿寶、滬生、阿毛從始到終,像三根魚線,線上并不均勻的“魚鉤”串起了各色人生。幾十年前的某一刻,在幾十年后的某一時完成了閉環(huán)。
也正因為如此,才會有如此鮮明的“對比”。溫柔單純的少年和觥籌交錯的中年,隨著雙時間軸來回拉扯。少年的時光過得飛快,一個又一個人物也如走馬燈一般登場、退場。蓓蒂、阿婆、小珍、雪芝、姝華、大妹妹、蘭蘭……她們的出場都十分自然,人生故事隨著阿寶、滬生、阿毛依次展開。但她們的離開,卻都帶著不同程度的遺憾。蓓蒂和阿婆,在阿寶的幻想中幻化成兩尾魚游走了,背后的真相,金宇澄從未描述過,卻令人不寒而栗。姝華就像舊時畫作上的那抹影子,離了畫,便只剩下枯萎。其他的人,各有境遇,也都算不上“好”。少時遇見的美,最終成了帶有缺憾的心頭血,因而最刻骨銘心。
是這樣嗎?普通人大概最愛這樣的戲碼,終其一生被年少不得之物所困。金宇澄偏不。中年的阿寶、滬生,成了“時代的旁觀者”——這是金宇澄給他倆寫下的人生注釋。這兩個人,就像上海的兩抹游魂,飄來蕩去,所謂旁觀者,只看“不響”。所以任憑梅瑞、汪小姐、玲子、李李、小琴以及“至真園”“夜東京”的??蛡儊韥硗?,阿寶和滬生始終冷靜以待。心中既然不抱希望,自然也不會得到什么結果。因此,哪怕阿寶與李李有了剖心之交,愿意翻出當年種種不堪坦誠相對,最終也只能成為漫長旅途中的過客。
至于阿毛,中年的阿毛更像阿寶、滬生的參照組,放逐自我游戲紅塵,卻沒想到,紅塵是享樂之源,亦是要命深淵。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但阿毛臨死前喊得依然還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女人的名字,“銀鳳、春香”。阿毛也曾說出“一事無成,還是死了好”的話,可生命走到最后一刻,念念不忘的依舊是紅塵俗事。
每個人看《繁花》的感受是不同的。有人看到了燈紅酒綠,有人看到了男女情事,有人看到了年代印記,有人看到了人性留白。于我,看到的是絕妙的文字。金宇澄的文字,有種做減法做到極致的簡約之美。寥寥數(shù)筆,一方天地萬物風情,盡在幾句看似尋常的話語中。
他寫清早的蘇州街景:“姑蘇朦朧房舍,蘇州美術館幾根羅馬立柱,漸次清晰起來,溫風如酒,波紋如綾,一流清水之上,有人來釣魚,有人來鍛煉。三兩小販,運來菜筐,浸于水中,濕淋淋拎起。”耳邊似乎傳來吳儂軟語的叫賣,市井煙火躍然紙上;他寫眾人聚坐一堆聽評彈:“天井畢靜,夕陽暖目,穿過粉墻外面,秋風秋葉之聲,雀噪聲,遠方依稀的雞啼,狗吠,全部是因為,此地,實在是靜。”未見評彈人,已聞評彈聲。琵琶弦子和蘇白腔調水平如何,都在這“靜”中了;他寫上海的瓦:“眼前大片房頂,房山墻,上海層層疊疊屋瓦,暗棕色,暗灰,分不出界限,一直朝南綿延,最后純黑,化為黑夜。”深邃弄堂里究竟有多少不能明說的事,盡付與這一片純黑。
書中并沒有明確交代阿寶的發(fā)跡過程。從他出場那一刻,就是從事外貿生意的“寶總”。阿寶能量如何,文中沒有直說,都是從各種不經(jīng)意的細節(jié)中流露出來。如古董商丁老板想出本青銅器畫冊,數(shù)次登門造訪上博館長,對方壓根不應承。托了阿寶出面,館長很快就帶來了青銅器鑒別意見。朋友生意有些什么麻煩,也常請阿寶出面周旋一二。他游刃有余地游走于政商兩界,大概是有些身家,否則不會招來各路女子飛蛾撲火。阿寶毋庸置疑是《繁花》的核心,諸多事件都圍繞他一一展開。文中多次提及“不響”,堪稱阿寶的“招牌動作”。文中最后一頁,滬生說,“我一直聽玲子講,阿寶比較怪,一輩子一聲不響,也不結婚,皮笑肉不笑,要么講戲話,阿寶的心里,究竟想啥呢。”對此,阿寶笑笑說,“一樣的,玲子也問過我,講滬生這個男人,一直不離婚,只是笑笑,要么講,‘人們不禁要問’……”這次換來“滬生笑笑不響。”
“不響”,大概是阿寶以沉默應對萬事萬物的態(tài)度。不贊同,不響;不明白,不響;不表態(tài),不響。“滬生笑笑不響”后,阿寶掛斷了雪芝的來電,依然不響??吹酱颂?,讀者腦海里不由得浮現(xiàn)出一幅景象:身材頎長的阿寶,依靠在蘇州河畔的欄桿上,眺目遠望。風里夾雜著一絲絲蘇州河潮氣,周圍漂浮著裊裊的歌聲,無人看得清阿寶的表情。
上海的里弄洋房,鋼窗蠟地,適宜小紅掛鳥籠,吹一管竹笛,運一手胡琴,可以從黃昏,纏綿到更深夜半。海水是咸的,開不出真實的花。所謂繁花,究竟是街邊五光十色的霓虹倒映在水面還是天空綻放的煙花留在玻璃窗上的影子,我們不得而知。只是,無論是霓虹還是煙花,熱鬧過后終會歸于沉寂。就像那些弄堂里飄出來的曲子,無論多有腔調,也終有曲終人散的時候,而奮斗是生命歷程中最重要的經(jīng)歷,唯有以赤子之心翻越高山,方可奔赴繁花滿眼。
責任編輯:平小娜
濰坊日報社主辦 網(wǎng)站備案號:魯ICP備10207392號-1 魯公網(wǎng)安備 37070502000004號 新聞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4
新聞熱線:0536-8196500 廣告熱線:0536-8196033 郵箱:newswf@126.com 濰坊國際風箏會
版權所有:濰坊日報社(濰坊報業(yè)集團) 濰坊新聞網(wǎng)絡傳媒有限公司 ? 2007-2021 網(wǎng)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 “涉互聯(lián)網(wǎng)算法推薦”專項舉報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