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作家逐夢文學巔峰(八)
來源:濰坊晚報 發(fā)布時間:2023-08-13 10:21:36
茅盾文學獎(以下簡稱“茅獎”)是中國文學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的最高榮譽,是每個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者都在追逐的目標?;赝^往十屆,連續(xù)40年,從未中斷。濰坊厚植文學沃土,培育文學生態(tài),濰坊作家作品一直走在通往“茅獎”的路上。
往屆“茅獎”獲獎篇目
●第一屆(1977—1981)
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魏巍《東方》、莫應豐《將軍吟》、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古華《芙蓉鎮(zhèn)》、李國文《冬天里的春天》。
●第二屆(1982—1984)
李準《黃河東流去》、張潔《沉重的翅膀》(修訂本)、劉心武《鐘鼓樓》
●第三屆(1985—1988)
路遙《平凡的世界》,凌力《少年天子》,孫力、余小惠《都市風流》,劉白羽《第二個太陽》,霍達《穆斯林的葬禮》
榮譽獎:蕭克《浴血羅霄》、徐興業(yè)《金甌缺》
●第四屆(1989—1994)
王火《戰(zhàn)爭和人》(一、二、三)、陳忠實《白鹿原》(修訂本)、劉斯奮《白門柳》(一、二)、劉玉民《騷動之秋》
●第五屆(1995—1998)
張平《抉擇》、阿來《塵埃落定》、王安憶《長恨歌》、王旭烽《茶人三部曲》(一、二)
●第六屆(1999—2002)
熊召政《張居正》、張潔《無字》、徐貴祥《歷史的天空》、柳建偉《英雄時代》、宗璞《東藏記》
●第七屆(2003—2006)
賈平凹《秦腔》、遲子建《額爾古納河右岸》、周大新《湖光山色》、麥家《暗算》
●第八屆(2007—2010)
張煒《你在高原》、劉醒龍《天行者》、莫言《蛙》、畢飛宇《推拿》、劉震云《一句頂一萬句》
●第九屆(2011—2014)
格非《江南三部曲》、王蒙《這邊風景》、李佩甫《生命冊》、金宇澄《繁花》、蘇童《黃雀記》
●第十屆(2015—2018)
梁曉聲《人世間》、徐懷中《牽風記》、徐則臣《北上》、陳彥《主角》、李洱《應物兄》
“茅獎”連續(xù)40年
共48部作品獲獎
茅盾文學獎是我國第一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文學獎,每四年評選一次。第一屆茅盾文學獎于1982年評出,至今已評選十屆,共48位作家的48部作品(含2部榮譽獎)獲“茅獎”,張潔是唯一個有兩屆兩部作品獲獎的作家,分別是第二屆《沉重的翅膀》、第六屆《無字》,《都市風流》的作者為孫力、余小惠2人。48位作家中,河南籍作家最多,共8人,山東3人3部作品斬獲“茅獎”,其中,濰坊籍作家占1席,即莫言的《蛙》。日前,第十一屆“茅獎”5部作品已公布。
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茅獎”是衡量新時期以來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實績和藝術水平的重要標桿,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者將其作為至高目標來追求,讀者以“茅獎”作品為閱讀首選。
“茅盾文學獎評獎堅持思想性與藝術性統(tǒng)一的原則。獲獎作品應有深刻豐富的思想內涵,有利于堅定文化自信,展現(xiàn)中國精神。對于深刻反映時代變革、現(xiàn)實生活和人民主體地位,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作品,尤應予以關注。注重作品的藝術價值,鼓勵題材、主題、風格的多樣化,鼓勵探索和創(chuàng)新,鼓勵具有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作品。”審視“茅獎”評選標準可見,寫作方向應展現(xiàn)“中國精神”“中國風格”“中國氣派”,而每屆獲獎的作品正是“題材、主題、風格多樣化”的不同排列。
每屆“茅獎”結果出爐都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評論,《傳記文學》2022年第6期刊發(fā)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文學評論》原副主編、當代文學研究室主任曾鎮(zhèn)南口述文章,談自己的看法:“‘茅獎’評選有它的歷史依據(jù),是當時整個社會政治思潮、文化思潮、藝術思潮的一個自然發(fā)展的結果,它是各種意見的融匯、互補、綜合……經典不經典,主要還是看時間,時間才是最公正的評論家。文學不文學,最終還得由歷史學來校正?;仡櫫宋宜洑v的‘茅獎’評獎情況,我想起了魯迅當年所說的‘文壇是無須悲觀的’我們應該自信而樂觀地前行。”
濰坊多部作品參評“茅獎”
根據(jù)評審程序,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向中國作家協(xié)會團體會員單位、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宣傳局、出版社、大型文學期刊和重點文學網站征集作品。到底濰坊有多少作家作品參加過“茅獎”評選,暫時沒有準確數(shù)據(jù),記者僅根據(jù)可查信息進行了粗略梳理,2003年第六屆茅盾文學獎評選,23部入圍作品中,莫言的《檀香刑》以全票排在第1位,但遺憾并未走到最后。直至2011年8月,莫言的《蛙》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2012年他站到諾貝爾文學獎領獎臺上。
2019年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參評作品中,包括穆陶《戊戌變法》(序號126,作家出版社推薦)、邱文英《麥穗》(序號135,濟南出版社推薦)、周習《天干地支》(序號228,中國自然資源作協(xié)、山東畫報出版社聯(lián)合推薦),這三部作品皆于2018年出版。
穆陶曾任濰坊市文聯(lián)秘書長、濰坊市首屆作家協(xié)會主席,文學創(chuàng)作以歷史小說為主,被評論界稱為當代歷史小說的“婉約派”,《戊戌變法》他耗時八年創(chuàng)作完成,為紀念戊戌變法120周年而作,“對英雄的紀念與尊重,是為了培養(yǎng)英雄意識,為了造就國家精神,為了將社會推向前進”是他的創(chuàng)作初衷。
高密人邱文英自2015年起開始業(yè)余文學創(chuàng)作,她的《麥穗》圍繞一個高密西鄉(xiāng)女性麥穗苦難而富有傳奇性的一生編織情節(jié),重點圍繞麥穗和國安的感情苦旅展開故事,同時串連起其他若干人物和事件,形象地展示了20世紀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十年間高密西鄉(xiāng)的風俗畫和世情圖。
周習的《天干地支》刻畫了一個叫梁園的村黨支部書記,放棄教師職業(yè)回家種地,搞科學技術,積極與國內各農業(yè)院校掛鉤,實驗小麥良種的故事,深刻闡釋了“民以食為天”這個樸素、顛撲不滅的真理。
扶持獎勵文學創(chuàng)作
長篇小說成果頗豐
“茅獎”既是中國文學的高峰,也不是一日能登頂?shù)模軓臄?shù)百部作品中評出四五部作品,其間必是經過一輪輪篩選,對于濰坊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者而言,“茅獎”是一個高遠的目標、前進的方向,他們將繼續(xù)為人民創(chuàng)作、為時代放歌、用作品立傳。
厚植文學沃土,培育文學生態(tài)。中國作協(xié)主席鐵凝說:“萬木蔥蘢才會有參天大樹,大樹由幼苗生長,有名從無名走來。”濰坊文學的森林郁郁蔥蔥,長篇創(chuàng)作的幼苗才能茁壯成長。1984年,濰坊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成立,統(tǒng)一組織文學創(chuàng)作。1985年后,濰坊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異軍突起,至1990年,先后有《明天的呼喚》《碧血紅淚灑梨園》《唐賽兒》《野色》《熊島歷險記》《紅顏怨》等15部長篇小說出版,1991年至2012年是濰坊市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的繁榮期,有《林則徐》《屈原》《春華秋實》《花落歸根》《樂道院集中營》《泅渡》等29部長篇小說出版。今年以來,曹成《清水賦》、宋兆梅《古琴》新書研討,王威《樂道院》(與衣向東合著)全國首發(fā)……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對文學創(chuàng)作而言,扶持是強基固本的重要舉措。進入新時代以來,為進一步完善濰坊市優(yōu)秀文藝作品生產管理機制,提高文藝創(chuàng)作的組織化程度,支持和激勵廣大文藝工作者推出更多濰坊題材、濰坊主創(chuàng)、濰坊出品、濰坊形象的優(yōu)秀文藝作品,印發(fā)《關于加強重點文藝作品選題策劃和優(yōu)秀文藝作品扶持獎勵的九條措施(試行)》,扶持包括長篇小說在內的諸多文藝作品;為進一步加強對中青年骨干作家的培養(yǎng)和扶持,推動文學精品創(chuàng)作,按《濰坊市簽約制作家管理辦法》,評選簽約制作家,截至目前已簽約兩屆四批17人。
文學是一切藝術的母體,濰坊文學源遠流長。濰坊作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共同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齊英華
責任編輯:邢敏